我们继续来讨论自由学习的理念, 以及中国教育是怎样破坏和抑制学习兴趣的。 在上期节目里, 我们说到,每个人本质上都是拥有学习内驱力的, 当个体沉浸在自发的探索中,就是会感到快乐和满足的。 因为人的大脑天然地渴望接受新的信息、知识, 并且能够通过释放多巴胺来激励和强化学习, 在理想的状态下,这可以构成一个正反馈的循环, 个体通过学习和探索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 而这种学习又使神经回路更加高效, 降低了认知负担,使接下来的学习更轻松愉快。 最终这种兴趣会拓展和迁移到更广的领域, 使一个人终身都有着强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因此,我们说自由学习的核心,可以概括为野蛮生长。 野蛮的意思就是,打破一切束缚,只为自己的满足。 所有的学习条件、学习资源、学习环境, 都要以是否有利于野蛮生长为标准, 只要个体能够不断地产生自发的兴趣、好奇和探索欲, 就是最好的。 反过来说,一切抑制、打断、阻碍人的自发兴趣不断拓展的因素, 都是需要被改善的。 当然,我有这样的观念, 首先不是因为某些神经科学的书籍告诉我自由学习是好的, 而是因为我自己在了解这些理论之前, 就无意中实践了自由学习的理念, 只是这种理论恰好总结出我的个人感受。
那么这期视频,我会结合我自己的经历, 继续来解释和论证这种理念。 首先,我们说自由学习是建立在对人的自发性的一种极大信任之上, 它客观上要求教育者保持很大的宽容、耐心和敏锐, 如果教育者不能及时地切换自己的观念, 去发现和适应学生兴趣的自发拓展, 那么能够不去粗暴地干涉、打断,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在中国,这种耐心和尊重是非常罕见的。 中国的家庭、学校和职场往往注重的是短期的成效和意义, 要求你在规定时间内产出可量化的、可适化的成果, 比如考试成绩和排名的提升、具体的证书和技能等等。 但正如我们在上期视频所说, 长期应付那些以短期目标为导向的学习任务, 恰恰会破坏和抑制高级的认知能力, 因为高级的认知能力需要在宽松的环境下长期发育和生长才能成熟。 这就使得自由学习的理念在中国要面临着格外的脆弱性, 因为自由学习在初期很容易被视为无用、无意义的, 也确实带来不了什么明确的产出和社会公认的成果, 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爆发出巨大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而这些能力是可以运用在许多世俗的方面, 体现出它巨大的价值。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奢侈的,需要长期投入才能有巨大回报的策略。
然而在中国,这种策略很容易在发展前期就被否定和打击掉, 很难发展到后期。 比如,我中学时期有一位同学,他的成绩很差,记忆力也不好, 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能力一般的学生, 但某一天,在和他聊天的过程中, 我意外地发现他能够给我连续不停地讲半个小时的历史故事, 这时我开始怀疑他是否真的记忆力差。 后来我知道,他当时经常逛各种历史类的贴吧, 看各种历史文章,并和别人辩论, 结果锻炼出了很强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只是周围人都不认为这有什么积极意义, 甚至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不过是在网上消遣和闲聊而已。 包括他自己也这么认为, 因为他的能力只有在这种特定场景下才会表现出来。 但这件事却引起了我当时的思考, 我在想,如果他能够拥有更多平等和自由探索的空间, 那么他的这种记忆力其实也完全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
那说到这里,我就想到, 我自己虽然成长于中国的环境, 但在我的成长经历中,的确有着较多的不受打扰, 专心发呆,以及可以被虚度的时间, 尤其是在小学及小学之前, 我有大量时间可以完全沉浸在想象和假扮游戏中, 比如在看过电视剧或者书中的故事后, 用许多玩具把那些情节模拟出来, 并且随着剧情的推进去, 揣测每个人物甚至是物体的心理,情感, 在玩具不够的时候, 我可以把家里的许多东西都拿来凑数, 比如想象枕头和被子,是山峰和峡谷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产生了复杂的念头和感受, 在当时看来,好像是浪费了特别多的时间, 也没有产生什么明显的价值。 然而,当我长大后就经常感到, 我的记忆力就比身边的同龄人都更好, 当我看到一条新的信息时, 我能够在心中快速涌起许多微妙,精确的感受, 并通过这些感受串联和定位那些复杂,抽象的信息。 实际上,这种假扮游戏恰恰是有益于培养心智化能力的。 虽然我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些阶段面临着一些外部的压力, 但这种自由和松弛的状态始终是连续的, 没有被中断和抑制, 这的确可以归因到小时候大量的闲暇。
那继续回到我们的主题, 当我们说到人的自发性是最好的导师时, 有人会问了, 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中完全抛弃权威的指引, 在自由学习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错误的观念, 我们是不是应该予以纠正? 比如,万一他就觉得低薪说是正确的, 或者吸收了很多不科学的观念, 我们难道不应该纠正对方吗? 首先我认为,有更成熟的人能够指引自己, 这当然是很好的, 但这种指引必须得是敏锐的,善意的,开放的, 是能够站在当事人自己的角度的。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 那么这种指导还不如没有。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 很多人的是非观念是非常狭隘的, 这也是中国刻板的教育体制的产物, 那就是把记住正确答案当作得高分的关键, 把人类的思想史解读为正确观念对错误观念的消灭, 比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这种对错观认为, 真理就是建立在对错误思想的消灭和清除。 然而,人类的思想的进步,恰恰是建立在整合,兼容之上, 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错误的, 某些在科学上被否定和抛弃的观念, 只是解释力不够强,但谈不上错误, 更何况科学也并非唯一的真理。 广泛的接受、体验和积累不同的知识和观念, 比对错要重要得多。 因为这种积累为未来的整合能力提供了基础, 而这正是创造力的关键。 很多中国人倾向于在任何话题上都要立刻寻找一个定于一尊, 绝对正统的标准,无法容忍多元的视角和可能性。 比如,一个孩子画了一幅画, 他的爸爸过来说,你这里画得不够好, 技法还不够熟练,我来教你画得更好, 你要虚心接受。 这位父亲或许说的都对, 但是,为什么要以绘画技法的标准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呢? 这个标准为什么理应获得更高的权重呢? 这看似是一个客观的标准, 但仍然是父亲主观选择的产物。 孩子或许只是想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视角而已, 如同写日记一样, 那么在自我表达这个标准和尺度里, 孩子做的就是最好的, 父亲批评这个孩子做得不够好, 就像是在批评一个人的日记写得不够深刻, 其实是强行以自己的标准强加在对方身上。
我们说,创造的过程一定会犯错, 然而创造欲,生命力本身比对错更可贵。
如果说,为了吸收所谓的正确观念, 而阻碍了个体自由的联想和思考, 那么这种正确的观念也必然是刻板的,浅薄的。
这里也隐含着我的一种价值观, 就是认知的丰富和贫乏, 是比对错更根本的标准。
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说, 没有什么想法本身是绝对错误, 毫无意义的,认知丰富和贫乏才是根本。
你只有先经历一个唤起大量感觉, 并且大量吸收知识的阶段,才谈得上甄别, 才能构建出系统的严谨的思维能力。
真正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定是建立在庞大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之上的, 没有巨大的总量, 一个人即使有某些正确观念, 也一定是非常狭隘,贫乏的, 即使它看起来很理性, 但这种理性也往往是机械的, 刻板的,缺乏深度和灵性的。
在中国,由于刻板的教育体制, 很多人总是有这样一些糟糕的学习观念,
比如隔行如隔山, 不要用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 自学者就是民科, 是比不上科班训练的人来的系统,扎实的。
这就导致很多人的兴趣和思考, 仅仅停留在自己的狭小领域里, 不敢拓展到其他界线, 认为自己学什么专业, 就只应该只关注本专业的事情, 不要对别的话题发表意见, 要按照既定的学科体系去学习, 美其名曰系统性专业性。
比如,自己是文科生, 就觉得自己不要轻易地接触数学物理的知识, 认为自己肯定搞不明白。
很多中国学生, 在跨专业申请外国的硕士留学项目时, 往往未经调查, 就本能地设想对方会歧视自己的本科专业背景, 却没有想到, 在很多国家, 跨专业读研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很多时候, 跨专业申请不仅不被视为劣势, 反而常常被认为是多元背景的体现。
因为中国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自己的身份认同与学业成绩, 大学专业绑定得过于死板, 同时, 中国大学出于行政管理上的便利, 人为限制了学生们自发选择和流动性, 这就导致了学生们, 缺乏重新选择和定位自己兴趣的机会, 也缺乏对自我探索的信任。
过分地神化所谓的学科划分的系统性和权威性。
然而, 学科划分只是为了方便研究和教学的分类标准,
它本质上是一种人为的, 外在的框架, 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定义和理解问题, 但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认知和学习, 必须严格按照这种划分进行。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情感和认知体验。
一个人上午对生物学感兴趣, 下午联想到物理学, 晚上思考经济学, 这种杂乱的探索实际上是最贴合人类思维特点的, 因为我们的认知天生是联想式的, 而不是线性划分的。
在这种杂乱和不系统中, 个体恰恰积累了丰富的感觉, 它的情感、认知都是连续的, 这才是最本质的东西。
我们说,任何学习, 不论它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多么系统, 最终仍然要体现在 学习者自己想法和情感的连续性上。
许多人只关注外在的连续性, 比如学习者是否按照教学大纲的进度修完了所有的课程, 但却不关注内在的,精神的连续性。
自由学习的方法论 其实可以类比危机分中的梯度概念。
我们知道,方向导数可以表示一个多元函数 在某点沿某方向的变化率, 而梯度是一个向量, 它指向多元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最大的方向, 也就是方向导数取最大值的方向。
梯度是对函数在某个特定点的局部性质的描述, 而不是对整个函数全局性质的概括。
如果类比人的学习, 那么方向导数就代表着一个学习者可以探索的不同方向,
比如他对某个历史事件感兴趣, 这个事件本身可以延展出政治的,宗教的, 经济的各种各样的维度,
而梯度就代表着学习者在某一刻感受到的兴趣和意义感增长最快的方向, 学习者自然会沿着梯度方向进行探索。
传统的学习观念是一个按部就班的线性的模型, 个体的学习是在一个既定的框架内不断累积的过程, 而自由学习则是一个不断寻找兴趣梯度的动态过程, 强调的是局部优化和动态调整。
关于这一点, 波兰学者Wozniak在他的文章 《我永远不会送我的孩子去上学》里有过一个精彩的隐喻, 就是知识结晶模型。
作者认为, 人的学习过程类似于岩溶液的结晶过程, 当个体根据自己的好奇心进行学习时, 这些兴趣点就充当了知识结晶的金盒, 从而吸引更多的知识积累在表面, 兴趣驱动的学习提高了知识吸附的效率, 金盒越多,生长出更多微小的金盒, 这些金盒看起来是无组织的,随机的,彼此不连贯的, 但它们的优势在于数量多,表面积大, 这会使晶体的结晶效率更高。
我们知道,在相同的体积下,越是规则的物体, 表面积越小, 比如球体, 而不规则的形状, 比如分形结构或者复杂几何图形, 由于表面包含了更多凹凸不平的细节, 往往具有更大的表面积, 因而有更强的与外界接触的能力。
学校教育则类似于挑选出一个好的金盒, 要求这个晶体按照课程设定去有序地生长, 结果是,这种生长虽然看起来很有序, 系统对称, 像一个完美的球体, 但它的知识的总量却更小了。 这其实类似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创新上的区别, 计划经济的支持者总是认为每一个微观的个体是盲目的, 有局限性的,市场是杂乱无章的, 他们寄希望于一个权威对所有经济要素进行统一和理性的规划, 但这种做法却使经济的总量变得更小了, 因为每一个个体的自发性和能动性被剥夺了。